从朝鲜回来配资网址之家,朋友们都追着我问:“哎,那边到底啥样儿?神秘不?姑娘漂亮不?” 说实话,神秘感是有的,但让我印象最深的,反而不是那些高大上的建筑或者整齐划一的场面,而是街头巷尾,那些谈恋爱的小年轻们。他们的恋爱方式,简直像极了咱们爸妈,甚至爷爷奶奶那个年代,纯得让我这个见惯了都市速食爱情的“老油条”,心里头直发酸,又忍不住有点羡慕。
恋爱:连牵个手,都像干了啥大事儿!
刚到平壤那会儿,我就发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。大街上的情侣不少,但画风跟我们这儿完全不同。人家是并肩走,没错,可中间那距离,少说也得有个半米!你想看个勾肩搭背?门儿都没有!大胆点的,能偷偷牵个小手,那动作快的,跟做贼似的,牵上了还不敢多晃悠两下,脸先红到耳朵根。想在大街上看到拥抱接吻?得了吧,那简直是天方夜谭。导游小金(化名)看我一脸好奇,憋着笑说:“哥,在我们这儿,那样太‘开放’啦,会被长辈说的,别人看了也…不太好意思。”
他们的约会地点也特“复古”。公园、游乐场、江边,是绝对的主流。有天傍晚,我在牡丹峰公园溜达,就瞅见一对儿。女孩儿坐在长椅上,低着头,手指头绞着衣角。男孩儿呢,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,手里攥着瓶饮料,来来回回踱步,那叫一个紧张!鼓了半天勇气,才蹭过去,飞快地把饮料塞女孩手里,然后像被烫着似的缩回手。女孩接过饮料,头埋得更低了,可那嘴角,分明是向上翘的,脸蛋红扑扑的,像刚摘下来的水蜜桃。夕阳打在他们身上,那画面,又好笑又莫名地让人感动。小金告诉我:“很多情侣约会,就是这样,说说话,看看风景,时间差不多了,就各回各家。”
展开剩余79%规矩:婚前同居?那简直是“惊天动地”的大事儿!
聊得熟了,我就忍不住问小金:“那…你们这儿,年轻人谈恋爱,处久了,会不会…嗯…住一块儿试试?” 小金一听,眼睛瞪得溜圆,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:“哎呦我的哥!可千万不能这么想!在我们这儿,婚前同居?那是绝对绝对不允许的!想都不敢想!”
她跟我解释,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“观念不同”。在朝鲜,一个姑娘的名声和清白,看得比命还重。要是哪个姑娘在结婚前跟男方“住”到一起了,那传出去,简直天都要塌了!姑娘本人会被戳脊梁骨,家里父母也跟着抬不起头,街坊邻居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。这门婚事,基本也就黄了。整个社会风气,对这种行为是零容忍。
小金还给我讲了她亲姐姐的故事。姐姐和姐夫是经人介绍认识的,谈了两年多恋爱。这两年多里,姐夫每次送姐姐回家,都只送到楼下大门口,连家门都没踏进去过一步!更别说进姐姐房间了。小金说:“我爸妈管得可严了,婚前男方进女方闺房?那成什么样子了!姐姐自己也很注意,觉得这是对婚姻的尊重。” 直到婚礼那天,姐夫才第一次正式走进小金姐姐的家门,把新娘子接走。这规矩,听着有点“死板”,但仔细咂摸,里面藏着一种对婚姻的庄重和敬畏。
结婚:不要天价彩礼,反而“倒贴”嫁妆?
说到结婚,更让我惊讶的是彩礼问题。在国内,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彩礼,让多少小伙子愁白了头,也让多少感情在现实面前折了腰。但在朝鲜,这事儿完全反过来了!
“彩礼?啥是彩礼?”小金有点懵。我费劲解释了半天,她才明白:“哦,你说男方给女方家钱啊?没有没有!我们这儿不兴这个。”
不仅不要彩礼,女方家反而要准备丰厚的嫁妆! 小金说起自己出嫁时的情景:“我爸妈提前好几年就开始准备了!崭新的被褥,春夏秋冬的衣服,锅碗瓢盆,甚至还有给公公婆婆准备的礼物…装了满满好几大箱子!” 这些东西,在朝鲜相对匮乏的物资条件下,价值可不低。这嫁妆,不是攀比,而是父母对女儿最朴素的祝福和爱,是希望她到了婆家,能过得好一点,腰杆子能挺直一点。小金说:“爸妈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好东西,都给我带上了,这就是他们的心意。”
婚后:认准了就是一辈子,不嫌弃,不折腾
结了婚,日子怎么过?朝鲜女性的坚韧和忠诚,更让我动容。物资条件有限,生活可能不富裕,但她们很少抱怨丈夫“没本事”“赚得少”。
小金给我讲了她的邻居阿姨。阿姨的丈夫在工厂上班,收入很普通,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。但阿姨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丈夫一句,反而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,精打细算地过日子,还会在院子里种点菜补贴家用。小金说:“阿姨常说,‘人好,踏实,比啥都强。钱少点,大家一起努力呗。’ 他们感情特别好,孩子也教育得很懂事。” 在朝鲜,离婚率非常低。一旦结了婚,就是奔着一辈子去的。这种“安分守己”,不是无能,而是一种在平淡中对婚姻承诺的坚守和韧性。
对比:那一幕“老土”的追逐,让我想起了啥?
在平壤住的羊角岛酒店里,电视上放过一个朝鲜爱情剧的片段,特别有意思:一个男孩儿在开满野花的田埂上追一个姑娘,姑娘害羞得捂着脸往前跑。男孩儿追着追着停下来,茫然四顾。姑娘呢,躲在一棵大树后面,探出半个脑袋偷偷看他,那脸蛋儿红得哟,跟抹了最好的胭脂似的。男孩儿一转头,姑娘又赶紧缩回去…这画面,看得我直乐,笑着笑着,心里头却有点不是滋味。
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看的那些老电影里的桥段吗?这不就是爸妈口中他们那个“连手都不敢牵”的纯真年代吗?那种因为羞涩而拉开的距离,那种因为郑重而小心翼翼的靠近,那种把“一生一世”看得无比神圣的承诺…在我们这儿,好像都成了稀罕物。
看看我们周围:认识没多久就同居,似乎成了“标配”;结婚前因为彩礼房子车子谈崩的,比比皆是;一言不合就闹离婚的,也大有人在…自由是多了,选择是广了,可爱情里那份最初的羞涩、郑重和长久的坚守,好像也随着“速食”的节奏,被冲淡了不少。
反思:那“半步距离”,丈量的是啥?
离开朝鲜的前一天晚上,我和小金在站台等车。聊起她的未婚夫(也是经人介绍认识的),她脸上泛起那种特有的、带着点羞涩的幸福光彩。“我们认识一年半了,”她说,“最‘过分’的一次,就是过马路车多,他轻轻拉了一下我的袖子,叫我小心点。我的心啊,砰砰跳了好久!” 她顿了顿,很认真地说:“但我相信,等我们真正结婚,住在一起的那一天,之前所有的等待和规矩,都会变得特别值得。因为那是对我们俩,也是对两个家庭的负责。”
暮色中,火车缓缓驶来。我脑海里又闪过平壤街头那些隔着“半步距离”行走的情侣,游乐场里那个递饮料时紧张到不行的小伙子,还有电视剧里那个在树后偷看、脸红得像苹果的姑娘…
忽然就明白了,那看似保守、甚至有点“老土”的半步距离,丈量的哪里是隔阂?分明是珍重啊!
是对彼此名誉的珍重,是对未来婚姻的珍重,是对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这个古老誓言的珍重。他们用这种近乎严苛的“保守”,守护着爱情最原始、最本真的模样:不急着占有身体,而是先确认心灵;不追求物质的堆砌,而是看重人品的可靠;不轻言放弃,而是选择了就风雨同舟。
(结尾:回归本心)
在这个“爱情”被包装得五花八门、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,朝鲜恋人这种“土得掉渣”的婚恋观,像一股清冽的山泉,猝不及防地冲刷了我被都市尘嚣蒙蔽的心。
它让我忍不住问自己: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,把一些最珍贵的东西丢在了半路?那份因为喜欢而自然流露的羞涩,那份对婚姻发自内心的敬畏,那份“跟了你,苦乐都是家”的朴素担当…它们真的过时了吗?
也许,爱情最珍贵的模样,从来不需要那么多花哨的噱头。它可能就藏在朝鲜街头那小心翼翼的半步距离里,藏在姑娘接过饮料时羞红的脸上,藏在父母为女儿准备的、那一针一线缝制的嫁妆里,也藏在邻居阿姨那句朴实的“人好,踏实,比啥都强”里。
这份“土”,土得纯粹,土得踏实,土得让人心里头暖烘烘的,又忍不住有点…怀念。或许,我们该偶尔慢下来,回头看看,那份被我们遗忘在岁月深处的配资网址之家,关于爱情的初心。
发布于:山东省天天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